微商品牌网手機版 推广

险企接二连三发债动作:发债规模有望超千亿

2023-11-24 17:01:43 來源: 微商网 作者:青鸾传媒

  

微商网消息: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发行债券“补血”,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偿债能力。 此外,新型“补血”工具永续债(即无固定期限的资本债券)也越来越受欢迎。 业内预测,保险公司发债热潮仍将持续。

债券发行规模有望再创新高

在中国太平洋人寿获准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永续债后,中国人寿也公布了发债计划。 11月22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根据市场情况一次性或分期在境内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总额不超过350亿元。

对于本次债券发行的目的,中国人寿表示,将用于补充公司附属一级资本,支持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这两则消息是近期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发债补充资本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除了中国人寿外,多家保险公司相继发行债券“补血”。 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偿债能力。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2家保险公司完成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发行,累计发行金额达659亿元,远超去年全年发行的资本补充额。 债券规模224.5亿元。

同时,还有部分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债券已获批准但尚未发行。 已核准但未发行规模不超过405.5亿元。 以此推算,今年保险公司发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甚至可能创造历史。 新高。

回顾过去,保险业经历了三轮发债高峰。 第一轮高峰中,2011年和2012年债券发行融资金额分别为602.2亿元和732.8亿元; 2015年第二轮高峰,保险公司共发行债券654亿元; 2021年第三轮高峰,保险公司发行债券78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不过,今年能否“创造历史”,还要看保险公司发债进展。

债券发行的背后是资金需求和低利率。

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一直是保险公司“补血”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会改变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发行流程也相对简单。 是近年来保险公司青睐的资本补充方式。

不过,今年保险公司密集发债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是资本补充的需要。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不少保险公司在发行债券时提到了资本补充。 除了中国人寿“用于补充公司附属一级资本,支持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外,中国人保还在公告中表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根据适用的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增强公司偿债能力,为公司业务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此前在新华保险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副总裁宫兴峰表示,公司在偿付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公司应对快速变化的能力。市场和投资环境。 风险和稳健经营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和投资者。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补充债券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增加资本,提高盈利能力。偿付能力。

此外,与往年相比,今年保险公司“赎旧发新”的动作较多。 例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6月5日宣布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后,于6月7日宣布赎回此前发行的180亿元资本补贴债券。

业内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新债的利率低于原有债券,“赎旧发新”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保险公司发行的债券中,只有国寿和金安人寿的票面利率超过4%,其他债券利率均在4%以下。 2019年之前,保险公司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票面利率基本超过4%。

对于下一步保险公司发债,袁帅预计,保险公司发债热情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一方面,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增强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发行债券是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利率下降,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变得越来越便捷,这也为保险公司发行债券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永续债有望成为新宠

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相比,保险公司多了一个资本补充工具,那就是永续债。

2022年8月,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可以发行永续债补充核心二级资本。

保险资管公司规模排名__高峰见是啥意思

原银保监会表示,推动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是进一步拓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提高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水平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增强保险公司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产品、优化金融体系结构。

近日,泰康人寿已完成50亿元永续债发行,中国太平洋人寿近期获批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永续债。

未来,永续债会成为保险公司融资的“新宠”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选择通过发行永续债来增强资本实力。 这是因为永续债是一种新型资本。 补充工具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使其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

上一篇: 绩优基金加码限购百元限额橱窗产品再现中信保诚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5016134号-3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微商网 www.shixunjie.cn 版权所有 青鸾传媒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