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品牌网手機版 推广

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跃上新台阶

2023-09-29 11:01:02 來源: 微商网 作者:青鸾传媒

  

微商网消息:

9月2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3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是该协会连续第13年发布该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并充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初心和使命服务实体经济,并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聚焦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用金融“活水”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粮食安全、种植业,聚焦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系统、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以创新服务保障民生福祉,激发活力。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积极拥抱金融科技,聚焦数据、智能化、开放,在业务重塑、技术领先、风险前沿等维度不断取得进展; 我们持续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用金融实践支撑新发展格局; 我们统筹推进稳经济、促改革、防风险,金融供给能力显着增强。

具体来说,《报告》分为总体经营、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改革转型、专题研究七个章节。 主要内容如下: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银行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21万亿元,跃上新台阶; GDP将同比增长3%,增速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 在经济平稳增长和政策支持下,银行业总体平稳向好,在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22年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分别为319.81万亿元和294.2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1.2%,增速分别提高2.2和2.8较上年末分别增加几个百分点。

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胸怀“国家第一”的胸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定位,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质量和效益。经济。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44.92万亿元,负债总额318.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4%。 下一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继续“优化资产、控负债、增收、防风险、补充资本”,以更加稳健的力度和节奏支持经济复苏和提质增效,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及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优化资产业务结构,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

2022年,在支持宏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坚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差异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截至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年初增加20.6万亿元。 公司贷款快速增长,结构优化。 其中,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信贷规模加快,普惠性小微贷款规模和价格持续提升,县域和“三农”贷款平稳增长,实际贷款规模房地产市场先跌后涨,逐步企稳。 2022年,普惠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3.8%、14.0%、38.5%,均高于贷款总额增速。

银行业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降费、让利,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022年新增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下降34个基点。 个人消费与经营性贷款增长呈现分化趋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票据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业务流程优化和产品模式创新加快,中小企业占比持续上升,票据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创近五年来新低。

2023年,各项经济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02万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贷款、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加1.05万亿元、1861亿元、9016亿元。 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5.7%,新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平均水平下降0.39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贷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首套房购买,进一步支持民生改善。

下一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信贷投资将更加精准聚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投资等金融资产业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商业银行有望在资本市场和基础设施领域拓展。 设施公募REITs、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等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负债业务稳健发展成本控制更加重要

2022年,稳健的宏观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银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和结构多样性将进一步提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持续的金融支持。 存款方面,存款规模平稳增长,居民存款占比提升,企业存款企稳好转。 截至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6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定期存款呈增加趋势,不仅提高了银行业存款来源的稳定性,也进一步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空间。

截至2022年末,居民活期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4.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77%; 居民定期及其他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20.14%,占比提升1.60个百分点至67.96%。 同业负债及其他负债业务方面,拆入资金规模较快增长,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增速加快,同业存单发行略有下降,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达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国内经济总体持续复苏,货币政策前瞻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 截至2023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8%,存款保持平稳增长。 家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同比分别增长7.58%和21.53%,定期存款延续趋势。 下一步,商业银行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继续加强高成本存款量价控制,多措并举控制负债成本,推动负债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间业务降费、让利成效显着,各项业务差异化发展。

银行业金融机构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积极响应国家降费让利政策,进一步规范金融业务发展。 2022年,商业银行整体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但中间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非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以42家上市银行为例,2022年全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210.9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43.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0.52个百分点去年同期。

从结构看,银行卡、支付结算、代理委托等传统中间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占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下降1.15个百分点。 其中,银行卡业务收入保持最大比重,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快速增长,代理委托业务收入占比下降。 非传统中间业务结束了快速扩张,进入高质量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从业务类型看,投资咨询及顾问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受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银行业理财、托管规模和收入较上年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资管新规下,如何适应和抵御市场波动,是非传统中介业务稳定发展的关键。

下一阶段,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金融业务规范发展,从增强审慎意识完善表外业务治理框架,加强数字化手段运用,细化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中间业务规范发展。 同时,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将迎来新的聚焦和发展方向。 预计未来商业银行传统中间业务将持续优化结构和质量。

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有利于金融稳定安全。

2022年,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有效应对国内外多重突发因素影响,取得积极成效。 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主要经营指标和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抗风险能力总体较强。 截至2022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8万亿元,同比增速回落至4.77%; 不良贷款率逐季下降,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63%,创2018年以来新低。

2023年上半年,银行业各项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0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172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62%,较2022年末微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为206.13%,较2022年末小幅上升0.28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银行业将认真落实各项监管政策要求,持续提高资产分类准确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推动金融业规范发展。表外业务,稳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和降低风险。 及时应对境外风险事件和市场波动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体系和国家稳定财务安全。

探索转型改革新路径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2022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积蓄转型新动能,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高质量发展治理效率。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我国银行业整体公司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在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董事会建设、加强风险管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探索了一些提高公司治理质量和效率的好做法。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是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不断推进,党组织的方向、统筹、实施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强化,运用政治优势推动治理效率提升。 同时,我们将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安全边界。 贯彻新发展理念,将ESG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此外,一些商业银行建立了定期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绿色金融发展报告等多渠道信息披露机制,高度重视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探索本土化、特色化的ESG信息披露。

二是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发展。 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探索财富管理转型发展,但各类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 通过分析部分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数据发现,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高净值客户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上具有规模优势; 中小银行长期扎根当地,与当地客户联系更密切,因此积累了大量大型银行无法聚焦的富裕大众客户群体,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这也提供了空间适合中小银行发展理财业务。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银行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金融科技全面赋能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并应用于智能交互、客户画像、营销等各个方面。支持和智能投资咨询。 。 未来,商业银行将继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产品筛选能力和重大资产配置能力,加快数字化赋能,持续完善财富管理生态圈。

三是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随着金融科技资本投入、人才布局、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提质增效,商业银行数字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数字化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数字化转型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发展阶段。 以六大银行为例,2022年科技投入总额为1165.49亿元,同比增长8.42%。 从业务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果来看,对公业务方面,大力支持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和中央企业国库系统建设,持续深化与企业、政府系统的互联互通; 在小微金融方面,我们为中小微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智慧”金融增值服务,打造供应链金融线上服务平台,构建供应链金融“双轮驱动”体系。线上标准化产品和场景定制产品。 下一步,以数据化、智能化、开放为特征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在业务重塑、技术领先、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是加快转型和金融创新。 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发布对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金融支持,从战略层面布局金融转型发展。 我们持续推动转型金融信贷工具创新,以碳中和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碳足迹披露挂钩贷款等为代表的“碳”挂钩信贷产品快速涌现。 前瞻性探索转型风险和机遇,加强碳核算和气候信息披露,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不断增强金融体系管理转型风险和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

五是推动高水平开放。 我国银行业市场正稳步推进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市场准入、经营区域、业务范围等限制,促进外资银行在华稳定发展。 截至2022年底,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外资法人银行41家、外资银行分行116家、代表处135家,营业机构总数达911家,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资银行规模达3.76万亿元,净利润总额达223.4亿元。 ,同比增长5%,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中资银行紧随中国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步伐,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逐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国际化道路。 下一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将进一步优化全球发展布局,提升多元化金融服务质量,深度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复苏乃至中国经济复苏贡献中国金融力量。全球经济。

聚焦“十四五”重点领域,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

2022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加快适应金融监管和利差环境变化,有效服务消费金融、乡村振兴等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监管架构改革助力银行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监管职能部门进行系统重组,形成“一行一局一会”的金融监管新架构,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改革实践。 金融监管新形势将为提高金融监管质量和效率、保持银行业平稳发展、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增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持续提升资本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2023年2月发布。根据征求意见稿,新办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办法充分考虑国际监管要求和国内实际系统性重塑银行体系资本计量,有利于推动银行持续提高风险计量的精细度。 未来,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强化资本理念,提升组合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新方法优化企业、零售、同业、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标准。 适当调整业务结构,实现更加稳健的经营。

三是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发展。 随着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生态日益完善、政策引导持续支持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持续发挥主力作用。在消费金融中的作用。 当前,商业银行围绕消费者需求,在将信贷服务嵌入日常消费场景、布局汽车金融生态圈、打造数字化消费金融等方面进行了先进实践。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消费贷款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本外币居民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1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末提高8.3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将自身发展融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抓住消费市场新机遇,抓住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消费金融。

四是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022年以来,银行业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积极行动,强化责任,全面落实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认真实施“土地囤粮、科技储粮”战略,夯实各方面粮食安全基础; 着力支撑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增强贫困地区和人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宜居乡村、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

五是积极应对低利率环境。 在低息差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既要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又要保持合理的净息差和利润水平。 为了实施内在资本补充方法,他们需要将净息差视为资产和负债。 重要核心指标摆布。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积极打造两端在外、具有无限延伸可能性的“资产负债表”; 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成本控制,着力服务实体、价值银行,坚定不移地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金融力量。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

上一篇: 平安聘任郭晓涛出任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5016134号-3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微商网 www.shixunjie.cn 版权所有 青鸾传媒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