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22:59:17 來源: 微商网
微商网消息:
10月24日,中国建设银行启动今年第二轮二级资本债券发行。 此前一天,中国银行宣布完成7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
今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以下简称“二级债”)大幅增加。 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二用债”发行总规模已达4494亿元,较上半年增加1081亿元。
总体来看,2023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上述资本工具的步伐较往年明显放缓。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永续债”发行规模低于去年同期,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商业银行仍面临补充资本压力。 同时,由于国内信贷环境和部分银行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部分银行对外融资需求较大。
规模较上半年已超千亿
近期,多家上市银行宣布已完成二级资本债或永续债发行,还有多家银行正在酝酿发行计划。
中国银行宣布于10月23日完成两类二级债券发行,其中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450亿元,票面利率3.43%; 1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250亿元。 元,票面利率3.53%。 中国银行表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该行二级资本。
重庆银行、邮储银行也于近日宣布完成永续债发行。 其中,邮储银行发行规模为300亿元,前五年票面利率为3.42%; 重庆银行发行规模25亿元,前五年票面利率4.50%。 两家公司的债券募集资金均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整理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二次永债”的规模和节奏明显加快,尤其是永续债的发行量大幅增加。热起来。 截至发稿,三季度以来银行通过上述两种资本工具累计发行4494亿元,比今年上半年增加1081亿元,其中永续债发行规模增加1203亿元元。
展望年内商业银行“二用债”剩余发行规模,业内人士预测,四季度或将迎来发行高峰,发行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鼓励境内各类银行通过多种资本工具、多种渠道补充资本,巩固资本实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年内规模低于去年同期
尽管下半年二级债和永续债的发行节奏有所回升,但2023年至今两者的发行规模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从整体数据来看,一、二季度发行节奏缓慢,三季度以来发行节奏加快。 预计四季度仍有较大发行空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商业银行年内“二用债”发行规模790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695亿元减少1788亿元,减少约18.44%。 其中,二级债券同比下降17.8%至5754亿元,占整体发行规模比重较大; 永续债规模同比下降20%至2153亿元。
从发行主体来看,无论是占发行总规模多数的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还是占发行主体多数的城乡商业银行,2023年的数据均较低比前几年。 比如,各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年内共发行“两期债”6650亿元,低于2022年同期7900亿元的水平。发行主体数量,今年已完成发行的银行主体中,城乡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外资银行或直销银行)共53家,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7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5个和4个。
民生证券分析师谭一鸣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二用债”的供给压力可以从三个维度看出:一是从监管审批情况来看,2023年审批数量有所下降。与往年相比显着。 可见,今年发行节奏有所放缓,各大国有银行核准的剩余额度不足以约束“二级债”的供给; 其次,二级债、永续债到期赎回压力集中在三季度。 三是满足总损耗吸收能力(TLAC)的监管要求。 监管缺口仍较大,银行次级债发行仍有一定空间。
上述研究报告还指出,总体来看,国家金监局核准主要国有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发行获批后的第四季度可能迎来次级债和永续债的发行。 顶峰。
周茂华认为,2023年以来发行规模同比下降与近年来银行发行永续债、次级资本债有关,基数较高; 另一方面,永续债发行成本和商业银行已基本满足风险监管要求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永续债发行需求。 他还表示,从二级债和永续债的发行规模以及发行银行数量来看,也可能与部分银行优化资产结构、适度缩减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的投资规模有关。
资本补充缺口仍较大
事实上,今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在下降,净息差仍承压。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也在下降。 在此背景下,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依然强烈。 另一方面,从监管角度来看,各大国有银行也有相当大的发行需求。
周茂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由于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复杂,银行持续受益于实体经济,对银行利润和内生资本补充产生了一定拖累,导致银行业资金需求增加。一些银行的外部融资; 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实物融资需求回升,部分银行资本补充需求依然旺盛。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较2022年分别下降0.87和0.27个百分点至16.89%和13.31%。 城乡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处于2019年的历史低位。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需求依然旺盛。
另一方面,监管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也不容忽视。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加权比率将不低于16%。 据测算,为满足TLAC监管要求,TLAC尚存在2.05万亿元缺口。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资本补充缺口分别为3203亿元、6960亿元、5559亿元、4766亿元。 十亿。 据此分析,银行次级债的发行仍有一定的空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
补水保湿舒缓面膜,是一种被许多人誉为“急救包”的护肤神器。面膜补水效果最好...
白沙烟系列包括不同价格、不同规格的香烟,从软白沙、盒白沙到精品白沙一代、二...
作为福建地区的科技创新代表,中聚智能在本次峰会中展示了其领先的AI智慧导览解...
在现代安防系统中,闭路电视的作用至关重要。闭路电视线,通常被称为CCTV线,是连接...
微商代理智能管理系统有哪些作用?2、微商代理方式系统软件,管理方法商地区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