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品牌网手機版 推广

风电补贴断奶倒计时:全国范围实现平价上网仍存挑战

2018-10-25 09:40:23 來源: 微商资讯网 作者:shixunjie

  

中国风电补贴断奶倒计时

[作为风电开发商,要清楚平价或者低价情况下,驱动新能源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一定要从过去的比价格转变到未来的比电量,重视生命周期]

[去年总体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需求约为1250亿元(不含税),其中风电的占比为45%。]

高歌

从2008年首届至今,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不同于以往和光伏大会的“同台竞演”,在光伏“5·31新政”的影响下,今年的风能大会唱起了“独角戏”。

每年的大会都会有相应的主题,从去年的“风能的数字化时代”,到今年的“迎接平价新时代,拓展发展新空间”,不难感受到这一充满前景的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焦灼,光伏行业一纸新政对于指标及补贴规模的收紧,对于同处于可再生能源成长期的风电行业也敲响了一记警钟。

“风电产业已经长大,在去除不合理的非技术性成本情况下,风电整体上已经具备了与火电等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除个别地区和特定资源条件下的风电项目还要继续努力之外,风电行业做到发电侧平价是‘十三五’末可以实现的目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靠补贴生存,一直靠补贴的行业永远做不大,也走不远。”

在步入平价乃至竞价时代的过程中,风电行业如何度过从替代能源发展为主流能源的关键期,怎样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等,成为风电行业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

行业快速发展

回溯中国风电30年的发展历程,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将其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1986年至1997年的示范启用阶段,1998年至2004年的产业起步阶段,2005年至2010年的规模发展阶段,以及2011年至今的持续成长阶段。

从最开始的欧洲风电技术输出,并通过赠款以及贷款的方式寻求发展,到中国风电从技术吸收、消化,进而自主研发,本土化势力崛起,行业进行规模化发展。现如今,中国风电技术全球领先,已经具备多元化输出的能力。

“过去20年,依靠技术创新实现风电发电效率提高20%至30%,风电场开发造价降低近40%,风电机组单位kW价格下降近65%,技术进步带来风能利用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提升。”武钢表示。

风电行业的进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升级贡献力量。风电设备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出口到3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前十五名整机企业中有七家是中国企业。2017年全球前十风机制造商中有三家为中国企业,分别是金风科技、远景能源集团、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市场占比分别为10.5%、6.0%和4.7%。

在风电发电量方面,2018年相比去年同期也显著增加。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今年前六月,全国风电发电量19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平均利用小时数1143小时,同比增加159小时,1至6月全国弃风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3亿千瓦时。

另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的最新统计,前三季度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达1219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中的15%,发电量超过了2600亿千瓦时,相当于去年全国总的风电发电量的87%,同比显著增加,在全国用电量中占比达5.2%。

“中国风电依然保持着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主任姚兴佳指出。

补贴当断则断

摆在风电行业面前的问题,一方面是产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行业补贴的退坡。

“从2006年至今,全国用于可再生能源能源补贴资金总计超过了3200亿元,其中风电享受到补贴的资金超过了一半。去年总体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需求约为1250亿元(不含税),其中风电的占比为45%。”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在谈及风电补贴问题时举例称。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就在去年的风能大会上提出,要在未来3至5年内基本实现风电不依赖补贴发展。基本思路是,分类型、分领域、分区域逐步退出补贴,在2020~2022年基本上实现不依赖补贴发展。

而对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头部企业而言,不论是风电还是光伏,不依赖补贴发展的时间点则有所提前。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近日就表示,从明年起协鑫上游的硅料到硅片、组件、系统全产业链发力,技术进步推动光伏发电不再依赖国家的补贴。而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风电头部企业也是如此。

“风电行业若想继续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去补贴。今天风电行业还是一个小市场,去补贴风电才能做大1000亿。风电要成为主流,才能解决碳排放问题,才能应对气候危机这么迫切的需求。”远景集团创始人兼CEO张雷对第一财经等表示。

而在张雷看来,风电行业想要打开局面,必须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价格竞争优势,让投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更具理性。他预计,未来的20年内,风电将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风能将要回归市场属性,则需通过积极的市场竞争不断进步。

“作为风电开发商,要清楚平价或者低价情况下,驱动新能源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一定要从过去的比价格转变到未来的比电量,重视生命周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竞价或平价是会让风电行业变得更理性的第一步。”张雷告诉记者。

在全面竞价上网的政策背景下,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发电成本的竞争。“发电成本就是建设成本、运维成本减去一些折旧,再除以发电量,”张雷说,“在未来的竞争中,发电量的效率将至关重要。风电不仅需要实现平价上网,实现低价上网才是行业做大的前提。”

举例而言,风机1%的电量提升,对应150元初始投资成本的降低。未来风电产业的发力点,是开发商技术升级引领,是比电量、拼质量。

“远景能源在部分低风速地区,已经可以做到发电成本和当地火电基本持平,”张雷表示,“在三北风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甚至可以做到低价上网。远景认为,目前国内50%以上的地区,是可以实现平价甚至低价的。”

另据时璟丽介绍,从去年开始,国家能源局启动了一些风电的平价项目的示范。“去年8月份推出的首批13个项目、71万千瓦的规模,在五个省区,当时我们也是利用去年下半年的数据,对于五个省区是否达到平价进行了相应的测算,可以看出来比如冀北这样的地区,在目前资源条件和成本条件之下,已经具备实现了平价的条件。”

尽管部分区域已经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但着眼全国范围,实现上述目标,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战。

“如果按照今年上半年国内风电开发普遍成本来考虑,各地区平均度电补贴的强度是1毛2分钱,如果按照2018年四类地区标杆电价程度来考虑,按照风电每年各地的新增发电量进行一个加权的测算,实际上今年风电度电补贴强度是每度电1毛6分钱。这意味着距离实现平价上网还有不小的挑战。”时璟丽称。

“印度、南美都在做竞价上网,欧洲地区的风电产业也已经很成熟。中国的风电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近期内达到平价上网还是有难度的,需要压缩几乎所有的成本,来达到风场的收益率。”一位外资风电整机厂商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降低技术成本是关键

“从目前情况看,2015年到2018年,四类资源区陆上风电的标杆电价是降低了4分钱到1毛1分钱,平价目标度电成本降低仅完成了30%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距离,需要在‘十三五’的后半段来完成。”时璟丽表示。

根据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开展的风光去补贴滚动性研究,预期“十三五”的后半段,保守预期的情况下,陆上电价潜力至少能够达到10%,如果再解决政策实施的问题,电价下降潜力可以达到20%左右,技术关键点在整体效率的提升。

技术的创新是降低度电成本的关键,走访展区,不难发现整机厂商纷纷推出下一代的风机产品。其中,金风科技正式发布了最新开发的四款智能风机,其中有三款海上风机、一款陆上风机。

“国内的几个主要厂家的发展速度很快,针对国内市场推出新机型的速度也很快,尤其是超低风速的机型,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超于欧洲的企业,风场的建设周期也远快于比欧美。”一位外资风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整机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另一方面也需要开发商具有甄别这些技术是否行之有效的洞察力。

在张雷看来,所谓技术的洞察力,就是了解部件成本背后的各种敏感关系,知道同样的设备,通过测试验证了解到实际发电效率的差别。“因为竞价让每一个人都在盈亏平衡的边缘,一不小心就会掉落悬崖,因此必须要有很有保障的发电率,这样的竞争倒逼开发商更加具备对于技术和收益的洞察力。”

“除了造价下降,关键是效益进一步提升,这个时候就不是平价的问题了,而是未来某一天风电、光伏几分钱一度电,甚至是近乎免费。”张雷表示,“降本有很多方面,提高发电量也是降本,降低造价也是降本,但最终还是要提升整体效率。”

降低技术成本固然关键,但风电行业的发展还受到非技术成本的制约。

“风电发展进入从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改变,已经从高成本制约大规模应用,转变为传统电力体制机制不能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秦海岩认为,想要化解上述矛盾,必须着眼于电力市场化改革,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的束缚,“一是推动电力系统由垂直的单向一体化向分散化、网格化方向发展,将电力系统中现存的灵活性资源调动起来;二是建立电力现货市场及以绿色证书为代表的市场化补贴机制,这些都是为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下一步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

继今年3月下旬首次征求意见之后,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被业界认为是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落地在即的信号,而配额制的出台必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利好风电的发展。

拓宽发展新空间

分布式、海上风电正在成为风电行业新的增长点。此外,开拓全球新兴市场,也是风电企业开辟增量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化与智慧风场的建设也是风电行业的竞逐之地。

分布式风力发电特指采用风力发电机作为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数百兆瓦小型模块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模式。

2017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同比增加15.21GW,增幅高达3.7倍,占总新增装机的比重为36.64%,较2016年提升24.39%,并刷新历史新高。

另据兴业证券预计,参照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天然气等装机规模发展规律,预计到2020年,中国分散式风电装机将达20GW,每年新增分散式风电装机规模增速为100%以上。

也正是因为分布式的靠近负荷中心,必须用智能技术杜绝倒塌、叶片甩落等恶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东部区域开发分散式,优势是靠近负荷中心,但风资源也更差,且靠近居民区,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包括传统光移、故障或事故导致安全性等问题。”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风能设计院副院长张伟表示,“这对风电场以及风机的可维护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辛克锋看来,智慧风电场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实现全场范围各控制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风电场的可视化,综合运用大数据、智能优化控制、智能决策、支持等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资产最优配置,资源的最高利用,成本最少付出,人员的最小强度,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关键点在于,智慧风场的投入应该远小于它做智慧风场带来的综合效应。

上一篇: A股三大指数集体大幅低开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5016134号-3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微商网 www.shixunjie.cn 版权所有 青鸾传媒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