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品牌网手機版 推广

北京深改行动计划出炉: 减量发展居首位,出台通州与北三县整合规划

2018-08-01 09:03:56 來源: 微商资讯网 作者:shixunjie

  

 

本报记者 宋兴国 实习生 李秋珊 北京报道

导读

在北京深改行动计划中,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被放在首位。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也是重点,要出台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推动建立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区的税收分享机制。

北京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划定。

7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共提出117项具体举措。

117项举措具体包括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科技文化体制改革、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乡治理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推动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等9个方面内容。

行动计划提出,北京将紧紧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上推动首都实现新发展。

持续推动减量发展

在《行动计划》中,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被放在首位。

北京将建立减量发展实施倒逼机制,制定实施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明确减量发展实施标准,严格限制集中建设区外存量改造和新增建设用地,倒逼集中建设区外城乡建设用地减量。

同时,健全严格控制增量机制,实施新修订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健全一般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退出机制,制定促进“腾笼换鸟”的支持政策。

北京还提出建立减量发展激励机制、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机制、城乡建设用地供减挂钩机制、建设用地战略留白引导机制等12条体制机制相关改革举措。

近年来,北京的“减法”与“加法”,一直是其工作重点。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同时,要严控建设总量,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由现状约910平方公里减到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818平方公里左右。

7月28日,在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张工介绍,截至上半年,北京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到1.95万件,累计疏解退出一般性制造企业2200多家,疏解提升市场1090家,物流中心115个。

“加法”方面,北京出台了“留白增绿”指导意见,26.1%的市域面积纳入生态红线范围,并腾退土地实现增绿824.2公顷,新建和规范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742个。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内涵上来讲,北京的城市减量发展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基本一致。

牛凤瑞指出,减量发展,既要把中心城区的非首都功能、人口密度减下来,还要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建设用地规模的下降,而是要把着力点放在生产率的提高上,要减少发展所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提升单位土地面积出产率。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点

2018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目标的开局之年,京津冀三地近期频繁发声。

近日,北京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下称“三年计划”),重点布置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生态等方面工作。

在此次《行动计划》中,北京在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提出了9项具体措施,包括交通、生态、产业、医疗、养老、规划等多个领域。同时,还在创新城市副中心综合管理体制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对接协调工作机制方面提出了行动目标。

在规划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出台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完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的体制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动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产业向廊坊北三县延伸布局。

在交通领域,《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京津冀交通领域投资建设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化交通格局;深入落实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创新北京“双枢纽”机场运营模式,创新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

产业方面,北京将落实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平台建设意见和产业疏解配套政策,完善强化规划引导管控、推动重大合作项目落地、促进先行政策交叉覆盖等共建共管体制机制,推动建立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区的税收分享机制,巩固提升“4+N”产业合作格局,培育壮大一批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平台。

其中,税收分享机制受到关注。

近日,在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跨省级行政区中各行为主体的区域利益目标不够一致。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三地利益协调共享机制,并提出要在三地建立跨区域项目财税利益分配机制。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北京的工业、服务业都要向外转移。转出地和转入地共建产业园区,必然牵涉到投入和税收分成的问题,产业转移出去会影响财政收入,同时建立园区要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税收分成是理所当然的,分成的比例应当与投入挂钩。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行动计划》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举措达到29条,是所有改革方向中最多的一个。

具体来看,涉及审批、商事等制度的“放管服”领域改革、人才引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和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三大改革重点。

其中,作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人才引进方面的改革措施备受关注。

《行动计划》提出,放宽人才引进年龄限制,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以进一步放宽,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此外,北京进一步加大人才激励力度,扩大人才奖励范围,修订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按规定程序增设科学技术奖励人物奖,调整科学技术奖种和奖励等级,加大对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奖励力度,建立与个人业绩贡献相衔接的优秀人才奖励机制。

“从高端人才进京开始办手续,到此次《行动计划》提到的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流程一般只需要五六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晖指出,一直以来北京对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的引进优惠政策力度都相对较大。

但王晖也表示,与南京、武汉、西安等地不同,在控制人口规模的背景下,北京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其特殊性,其他一些城市所采取的放松落户等政策,北京不会采取。

接下来,北京将编制发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系统推出22项措施298条具体任务清单,打造北京营商环境新高地。

上一篇: ofo3月底前估值至少28亿美元:阿里巴巴持股约12%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5016134号-3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微商网 www.shixunjie.cn 版权所有 青鸾传媒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