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品牌网手機版 推广

63只基金年内降管理费初始份额占基金总数不足1%

2023-07-01 00:01:52 來源: 微商网 作者:青鸾传媒

  

微商网消息:

公募基金降费动向备受关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6月27日,年内下调管理费的基金有63只(仅计算初始份额,下同),占比不到总数的1%的资金。

该基金真的降低了费用吗? 这里面是否还隐藏着投资者没有注意到的“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年内下调管理费的63只基金各有下调理由。

要么是因为产品导致投资策略的变化,要么是因为某个渠道下线,要么是因为壳子尺寸“微型”,要么是因为浮动利率合约……

基金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真正降费的基金很少,基金公司普遍持观望态度。

谁在削减费用?

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降低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认购费、销售服务费率等费用。

6月27日,万嘉年年恒融管理费年费率由0.40%调整为0.30%,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40%调整为0.30%。

6月27日,金鹰稳步配配A类基金份额,申购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申购费率“双倍优惠”。

6月26日,泰信新利混合基金管理费率由1.2%/年下调至0.4%/年,托管费率由0.2%/年下调至0.1%/年。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年内共有63只基金(仅计算初始份额,下同)下调了管理费率,占全国数万只基金总数的不到1%。市场。

从产品类型来看,以固定收益基金为主,其中债券相关基金48只(其中一级债券基金15只,二级债券基金7只,中长期纯债券基金11只,QDII债券型有基金7只,部分债券混合基金8只,被动指数债券1只,短期纯债券基金1只),货币基金6只。

管理费降低的股票型基金仅有8只,其中主动股票型基金5只(均为灵活配置基金),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3只。

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固定收益类产品占管理费下调的大部分,但只有投资者最关心的5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下调了管理费,占总数的8%今年的管理费削减基金。 而且,这五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一季度末规模均不足2亿元,属于“迷你”基金。 这意味着减少管理费的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据Wind统计,55只基金下调了托管费,12只基金下调了销售管理费,部分基金公司宣布下调了部分申购费。

三种费用减免

基金费率下调的种类较多,包括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认购费率、销售服务费率、赎回费率等。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了解本轮基金费率下调,首先要看看费率结构。 本轮降费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A类的订阅费/订阅费,C类的销售服务费。这些费用归寄售渠道所有,也就是说,只有寄售渠道才有权利决定降低费用。

第二个是托管费,这个费用归银行所有,由银行决定。

三是管理费,由基金公司收取。 例如,基金公司一般对主动股票型基金收取1.5%的管理费,少数收取1.2%。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并非全部归基金公司所有,还有一部分支付给代销渠道,也就是所谓的“尾随佣金”。 一般来说,行业通行的管理费和违约比例为50%。 据记者了解,这一比例也有例外。 例如,实力较强的大型基金公司与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等代销渠道进行谈判时,这一比例可降低至35%或40%。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前,基金公司向代销渠道(如支付宝、大银行等)支付的“尾随佣金”一度达到最高80%,但自2020年10月起,监管规定“尾随佣金”佣金”不能超过100%。 50%,避免基金公司成为业务渠道。

一般来说,在基金公司与代销渠道(银行、第三方平台、券商等)的“尾随佣金”谈判中,基金公司通常是“实力和地位”较弱的一方,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更高的金额。 这也是基金管理费率难以降低的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对基金公司来说一个很大的诱惑是,如果基金公司直接出售基金本身,基金公司就可以获得全部的认购费、认购费、销售服务费、管理费。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基金公司都在默默大力发展直销业务,比如易方达、中欧、嘉实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

综上所述,本轮讨论对减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基金的申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是否可以减少以及减少多少,并不是由基金公司决定的。 公司说了算,因此管理费是本轮基金公司降费的重点。

减费背后的真相

当60多家基金相继宣布降低管理费时,基督徒闻之甚欢,但基金公司真的开始降费了吗? 背后是否隐藏着不被投资者注意到的“坑”?

记者通过业内采访调查了解到,今年部分基金下调管理费背后的真正原因。

养老保险降费个人交的能否降_优秀党员占党员总数比例_

事实上,不少基金因为产品投资策略的转变而降低了费用。

例如,6月26日,泰信基金公告称,下调泰信新力混合基金管理费率和基金托管费率。 即日起,基金管理费率由1.2%/年降至0.4%/年,托管费率为0.4%/年。 从 0.2%/年减少到 0.1%/年。 这意味着管理费率将降低三分之二,托管费率将“减半”。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泰信新利降低了管理费和托管费,从净值曲线来看,应该是产品改变策略,混合型产品可以改变策略,这个应该从部分股权转为纯粹”策略上,如果管理费维持在1.2%,净值损失太大,所以降低费率是合理的,托管费也降低了。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泰信新利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 2021年年报显示,该基金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28.02%,可转债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61.52%。 加起来,当时该基金的股权资产占比接近90%。

不过,在今年一季报中,该基金的股票和可转债头寸被清仓。 相比之下,持有普通债券占比96.94%,现金占比3%。

也就是说,泰信新利基金的投资策略发生了变化,从“偏股票”风格转变为“纯债”风格。

基金收取管理费的“通则”是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管理费不同。 一般来说,股权仓位与基金管理费呈正相关。 股权仓位越高,基金管理费就越高。

以泰信新利为例,该基金的投资风格转变为纯债券基金,因此今年的管理费从股票型基金标准的1.2%下调至纯债券型基金标准的0.4%。 投资策略的改变是费用下调的原因。 与类似投资策略的纯债券基金相比,泰信新利并没有降低费率。

这并非因产品投资策略改变而导致费用降低的情况。

比如今年降低基金管理费的招商丰利,就是一只灵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 截至去年底,该基金股票仓位为84.08%。 今年一季度,该股仓位跌至29.55%,下降了55个百分点。 投资策略从“部分股票”转向“部分债权”,管理费也从1.2%下调至0.8%。

此外,管理费下调的基金中,不少股权仓位大幅下降。 例如,鹏华风尚A的可转债2021年末占基金资产价值的比例为30.70%,今年一季度末为0; 润泰双鑫A一季度末的股权仓位(股票仓位+可转债仓位)较2021年末下降20%。

此外,还有一种投资策略转换带来的费用降低却很少被人注意到。

例如,年内某基金的管理费从1.5%暴跌至0.3%,降幅高达1.2%。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费用下调是由于基金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机构资金退出后,基金已成空壳,从‘新’策略转变为‘纯债’。” ’策略。降低费用也是理所当然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产品投资策略的改变是本轮债券降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真正降费的基金很少,大部分都改变了投资策略。”

保壳、浮动管理费、下线……

费用下调的背后,除了产品策略的转变外,还有很多不被投资者注意到的“陷阱”。

例如,许多减费基金都是“迷你”基金。

业内人士指出,“迷你”基金降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保壳”,方便“帮扶”资金进入,避免“迷你”基金爆仓。

记者 据Wind统计,年内有63只基金降低了管理费。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有10只基金规模在5000万元“红线”以下,另有5只基金规模在5000万至7000万元之间。 “红线”边缘徘徊。 规模在1亿至2亿之间的基金还有5只。

也就是说,2亿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占年内管理费下调基金的近30%。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仅有5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下调了管理费率,一季度末规模均在2亿元以下,均属于“迷你”基金。

此外,年内还有一些基金费减免的特殊情况。 例如,富国目标七里一年期基金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券基金,规模为9.37亿元。 因为是基金,所以管理费直接从1.0%降到了0。 收取的是浮动管理费,基金管理费的适用费率根据业绩考核周期内基金份额净值的增长速度确定。

同时,根据规定,基金在封闭期不计提管理费,而是在每个开放期首日计提一次管理费。 该基金的最后一个开放日是2023年1月19日。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去年四季度的回报率为-1.6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69%。 从业绩来看,该基金不符合管理费收取标准。

货币基金年内降费可能另有原因。

“他们可能已经从某个渠道下线了。”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据报道,与此相反,去年出现了一波货币基金募资潮。 背景是一批货币资金接入支付宝、天天基金等渠道。 这些第三方平台的推广给这些货币资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因此,这些货币基金需要支付更多的尾随佣金。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三方平台倒逼基金公司加收费用。 这实际上导致在这些第三方平台上购买货币资金的成本高于其他渠道。

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带货销售不再火爆,部分带货产品已经在某些渠道下线。 尾随佣金的减少为年内货物费用的降低提供了空间。

业内人士也表示,三方平台代销基金其实存在很多“陷阱”。 需要两年时间才能避免赎回费用(类似基金一般需要30天)。

“对于基金而言,这意味着持有C类股半年以上,并不像购买A类股划算。支付宝平台此前曾宣传过该基金,因为其提供的对价足够高。” ”。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上述人士表示,“貌似三方平台买基金比银行渠道便宜,但也不一定,银行是看你的明面,卖给你的是申购费、认购费均不打折的A类基金,但第三方平台其实可能在暗中‘陷害’你。”

其背后真正的问题是,“大家没有看C类股的销售和服务费用,也没有看基金整体的费率结构”。

上述人士表示,专业人士购买基金前,一定要阅读招股说明书、基金合同、托管协议、费率结构、投资策略……基金涉及的各种费率规定都写得清清楚楚合同中。

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基督徒抱怨近年来基金费率居高不下是不可理解的。

“各种费率都在合同里写得很清楚,如果你觉得费率高,可以找一些费率低的。比如主动权益的管理费率一般是1.5%,各地统一。市场没办法,但C类似股票的销售服务费从0.2%、0.4%、0.8%不等,不需要买0.8%的基金。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Jimin谴责该基金的高费率。 究其原因,是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不到位,即代销渠道在销售基金过程中、购买基金前没有向客户明确介绍相关产品要素,很少有投资者关注。到基金的费率。 根本没有这些费率的概念。 这也为“基金赚钱,基层人不赚钱”埋下了伏笔。

费用降低途径

今年下调管理费的基金仅有63只,占市场基金总数的比例不足1%,而且各家下调费用的理由各有不同:要么是因为投资策略上的产品变化,要么是因为他们已经从某个渠道下线了,或者因为规模“微型”,为了保护外壳,或者因为浮动利率合约……

如果忽略基金的各种降费,事实上,在这一轮“降费潮”中,基金公司基本没有真正主动降费。

“目前基金费还没有下调的趋势,大家还在观望监管是否会提出严格的降费要求。”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坦言。

基督徒期待基金降费,基金行业内支持降费的声音也不少。

金鹰基金表示,“此次降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同时,降费惠民也是一项举措。”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外的大趋势也是降低基金费用。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锐认为,国内基金管理费率还有优化空间。 国内基金蓬勃发展的20多年来,美国各类基金的管理费率逐年下降,而国内的费率却不断上升。 不用找了。 这背后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近年来渠道销售费用占比较高。 为了获得更多的渠道,基金公司不得不支付更多的尾随佣金来维持销售渠道。

优秀党员占党员总数比例_养老保险降费个人交的能否降_

与境外资管机构相比,境内公募基金的管理费还有降低的空间。 例如,美国共同基金中的股票基金费用率自2000年以来下降了近一半,从1%降至0.5%左右。

“费用降低是未来的趋势,参考海外经验,很多指数基金都实现了0费率,费用端转移到买方投顾端。”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市场上也有其他声音。

有业内人士指出,本轮降费的背景主要是市场负面情绪的宣泄。 “事实上,当费率下降后,投资者不一定愿意购买基金。牛市没人提出降费,熊市则觉得基金公司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是不合理的,如果经营者亏钱了。”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基督徒需求、呼声较高的浮动利率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一位基金行业人士无奈表示,基督徒不喜欢有封闭期的产品,而这种类似产品盈利时,也会大量赎回。

对此,有基金人士感叹,基金赚钱了,费率不是问题;基金赚钱了,费率不是问题。 基金不赚钱,降费也会被骂。 例如,如果主动股票型基金的年管理费率从1.5%降至1.2%,济民对0.3%的费率并不敏感。 对于近年来日益尖锐的费率问题,主要矛盾可能不是费率下调,而是基金业绩。

基金行业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一旦全市场基金费用下调,整个生态链上的机构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有些影响可能是意想不到的。 比如,降费后基金公司收入下降,可能会导致基金公司扩大规模、带量涨价。 例如,如果基金管理费从1.5%降低到1%,基金规模必须增加50%,收益才能与之前持平。 因此,基金公司可能更注重规模而不是业绩。

该行代销渠道人士表示,如果基金管理费降低,比如从1.5%降低到1%,银行表外收入中的中间业务收入可能会减少近一半。 即扣除相应基金代销的固定费用后,净利润将减少近一半。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费用降低是大势所趋,而如何降低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业内人士更倾向于“自然”减费,即让市场发挥作用,让公民用脚投票。 他们不想利用行政命令来“一刀切”地降低费用。

第一季度基金市场的变化就是一个例子。 今年市场动荡之下,指数增强产品走红,成为今年一季度增长最快的子品类。 他们的平均管理费率仅为0.8%-1.2%。 同期,指数基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少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甚至低至0.15%-2.0%。 无论是指数增强产品还是指数产品,其费率均远低于主动股票产品1.5%的管理费和较高的赎回费。

这背后的原因是,在波动的市场中,大家发现主动股票型基金没有那么多超额收益,指数增强或者指数产品也不错。 投资者的资金开始从主动股票型基金流向指数增强和指数产品。 如此一来,整个市场的利率就下降了。

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也有同样的趋势。 股神巴菲特曾多次提到:“对于一般非专业投资者来说,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是最好的投资。”

“未来国内投资者可能更多地从主动型产品转向被动型产品,就像美国的发展道路,基本公民用脚投票,费率可以采取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方式。”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

上一篇: 央行: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5016134号-3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微商网 www.shixunjie.cn 版权所有 青鸾传媒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