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品牌网手機版 推广

揭秘权威人士是谁?为何一年內三次上《人民日报》头版谈经济?(开局首季问局势-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人民日报三篇重磅文章,

2024-08-03 11:52:12 來源: 微商网 作者:微商网

  

 

(2016年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

新京报讯(记者沙璐)5月9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局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且均为头版转二版的高规格。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次就是2016年5月9日刊登的《开局首季问局势》。权威人士的这三次“发声”都说了啥?

(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

权威人士在这三个时间点发声有何深意?

去年5月25日发表的《五问中国经济》一文,提出了其时经济运行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五个问题,即如何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为何出现经济运行走势分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应如何应对?经济运行风险防控需注意什么?宏观调控应当如何着力?权威人士一一进行了分析回答。

“权威人士”之所以在此时发声,文章其实给出了答案。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7%,中国经济出现进一步回落。在国际供求格局变革,国内“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而专家民众对经济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2016年1月4日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如何正确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社会能否蒙受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打击、如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等供给侧改革涉及的七个方面,权威人士再次进行了详细解读。

事实上,“供给侧改革”这一新词在2015年末首次进入公众视野。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演出讲时表现,要解决世界经济深条理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敷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革

2015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成会议热词。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定要求。

今天发表的《开局首季问局势》一文,也提出了五个问题,均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包罗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权威人士在回答时,还涉及了股市、楼市、物价等多项民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此次权威人士“发声”谈中国经济问题,正值一季度结束,各项经济数据已经出来,一季度GDP增长6.7%,开局良好,但经济下行压力仍比力大。权威人士明确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201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二版)

权威人士到底是谁?

“权威人士”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由来已久,《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曾指出:中共中央机关报重要版面,由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做法,是沿袭自中共历史上一项悠久的传统。

据官方统计,重新中国建立前至去年5月《人民日报》上共有1605篇文章提到“权威人士”。

那么“权威人士”到底是谁?有媒体分析指出,人民日报中权威人士的文章,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这种文风,代表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文风要求的高尺度。但是,“权威人士”是国家领导人的几率可能不大,领导人一般以署名文章的形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别的,之前解读宏观经济政策的专家学者均进行署名。因此,综合来看,应该是到场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摆设,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或发改委主任,发改委分管宏观政策研究的副主任等这样级别的官员和专家。

上一篇: 很厉害的“权威人士”今天又发声了,把中国经济的未来说了个透!(开局首季问局势-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未来,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5016134号-3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微商网 www.shixunjie.cn 版权所有 青鸾传媒
统计代码